close

最近台灣興起一陣到海外學廚藝的風潮,據調查法國藍帶廚藝學校(Le Cordon Bleu)的國際學生中,彈丸之地的台灣,卻占了第三高的比例。或許沒有移民的考量跟同志這個身分,或許我也會選這些金字招牌的老店,當起Julia Child的學弟。回到現實,將近念了三個學期,現在介紹我念的喬治布朗學院(George Brown College)的廚藝課程,應該還算客觀。

 

從學制說起,在加拿大並非大部分的學生都去念大學(university),不像台灣走路隨便都會撞到大學生的浮濫。據我所知,只有少部分的人去念大學,原因是公立大學很少,私立的更少,政府對教育的品質管控很嚴格;另一方面,在他們教育體制內,很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,很多學生因為了解自己的方向而選擇較實用方面的技職體系(college),喬治布朗學院就是屬於技職體系的學校,除了最有名廚藝系之外,設計、護士、商科方面也蠻受歡迎。如果國際學生要申請,語言門檻還挺高(雅思6.5分,申請美國大學5.5就可以了),但學費在西方國家中,算是低廉。

 

談談課程內容,我念的是兩年制的學程;一年的chef training 跟一年的餐飲管理課程,所以除了廚房的課之外,還要上成本控制、葡萄酒鑑賞、世界料理文化、食物理論、廚房管理、商業英文之類的課程。兩年中還含七週的業界實習,算是很密集的課程,一週平均要花四天在學校。至於料理的部分,以法式烹飪為主要教學方向,但因為多倫多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城市,所以義式料理、西班牙料理、中東料理、日本料理多多少少都有。在課堂上,我煮過酸辣湯(Chef稱讚我煮得很好吃,廢話!)、包過越南春捲、炒過印度curry…有時候覺得學得太廣又不精,但這也體現他們對文化的包容性,chef不例外也來自五湖四海,有時候碰到英國口音,真的很想哭。基本上,在學校使用的食譜只是幫助學生學習個烹飪技巧跟認識各國料理,這是學校設計課程主要核心。

 

整體而言,chef training內容還挺實用的,即使理論部分也很挺受用。在廚房練習的食材,也很真材實料,煮魚料理時,學校發比手背還長的鮭魚就每人一人一條,如果有高級食材有剩下,常常學生搶著要。(我都準備大手提袋,一星期的菜錢就省下來了)我想說的是,即便你是畢業於法國藍帶或是喬治布朗,到了業界還是要從基礎幹起,即便你在學校學了那麼多技巧及知識,這就是現實狀況。廚藝學校只是提供一個平台、入門磚而已。

422703_425780360812081_21644231_n  

在廚房課學生接受chef的講評

538887_339895552733896_502996090_n  

學校一隅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貴婦與老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